签了借款合同却没有签放款合同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。借款合同和放款合同是两份重要的法律文件,缺一不可。没有放款合同,你可能拿不到贷款,甚至可能会被起诉违约。
借款合同和放款合同有什么区别?
借款合同规定了贷款的金额、利率、期限、还款方式等基本信息。它是一份意向书,表明借款人愿意向贷款人借款。
放款合同则是在借款合同的基础上,对贷款的发放条件、流程和权利义务等事项进行细化的补充合同。它是贷款实际发放的依据,没有放款合同,贷款人就不会实际发放贷款。
没有放款合同的后果
没有放款合同,你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:
* 无法获得贷款:贷款人不会在没有放款合同的情况下发放贷款。
* 被起诉违约:如果你没有签署放款合同,贷款人可能会认为你违反了借款合同,并对你提起诉讼。
* 影响征信:贷款人可能会将你的违约记录上报征信机构,影响你的信用评分。
如何补救?
如果你发现自己签了借款合同却没有签放款合同,请尽快与贷款人联系,要求对方提供放款合同。如果贷款人拒绝提供放款合同,你可以考虑以下补救措施:
* 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,寻求帮助解决问题。
* 咨询律师,了解你的法律权利和保护措施。
小提示
在签署借款合同之前,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并确保自己理解了合同的内容。如果对合同有任何疑问,请不要犹豫向贷款人或律师咨询。签署合同后,请务必妥善保管合同原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