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情况是可以的!法律规定,有支付能力而不支付债务的,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,将债务人的财产扣押、变卖来还债。不过,法律对可供执行的财产类型也有规定,不是说债务人所有的财产都能被扣。一般来说,用于维持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必需的财产,如住房(若为唯一住房),基本生活用品等是不能被扣押的。
另外,法律还规定了可供执行的财产种类,包括:
可供执行财产 |
---|
银行存款 |
股票、债券等有价证券 |
房屋、土地等不动产 |
机动车、船舶等交通工具 |
机器设备、原料产品等生产资料 |
其他依法可以扣押的财产 |
扣除程序
想要扣押债务人财产,债权人需要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然后法院会根据债权人的申请,依法查询和扣押债务人的财产。扣押的程序一般包括:
查询:法院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债务人的财产信息,比如银行存款、不动产等。
冻结:法院会对查询到的财产进行冻结,禁止债务人处置或转移这些财产。
扣押:如果冻结的财产价值足够清偿债务,法院就会对这些财产进行扣押,并依法处置这些财产。
扣除后的处理
法院扣押债务人财产后,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这些财产进行处理:
变卖:法院会将扣押的财产进行拍卖或变卖,将所得款项优先用于偿还债务。
抵偿:如果扣押的财产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,法院可以将财产折价抵偿给债权人。
返还: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或执行程序结束后有剩余财产,法院会将剩余财产返还给债务人。
需要注意的是,扣押债务人财产是一项严肃的法律程序,在进行扣押前,债权人应当慎重考虑。债务人如果确实有困难无法偿还债务,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减免或延期偿还。
因此,借款不还确实有可能会被扣除财产,但前提是债务人有支付能力却不还,且法院依法进行扣押。而且,对于扣押的财产和处理程序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,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